在2011年的某一天,凱莉·帕卡德(Karey Packard)和她女兒正把家裡的物品裝進箱子,準備搬到新家。突然間,凱莉昏倒了,心臟驟停。醫生雖救回凱莉,但那晚她的病情惡化。院方告訴她丈夫克雷,可以召集家人來見凱莉最後一面。他們聚在一起祈禱,克雷稱之為「絕望中的禱告」。
在2023年2月,土耳其發生毀滅性地震之後,新聞報導發布了一張令人心碎的照片:一位父親坐在廢墟中,握著從瓦礫堆裡伸出的一隻手,那是他女兒的手。我們看到水泥石塊壓在他女兒睡覺的床墊上,只露出床墊的邊緣,也看到這位父親正握著他女兒毫無生命氣息的手。他神情沮喪,悲痛欲絕。
在刑場上,俄國大文豪杜斯妥也夫斯基面對著執行槍決的行刑隊伍,心裡默默數算自己生命的最後時刻。杜斯妥也夫斯基是基督徒,是世人公認在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。他的巔峰之作《卡拉馬佐夫兄弟》探討了有關上帝、生命和死亡的主題,有人評價他熱切、興奮地談論基督。回到刑場一幕,這時行刑隊舉起步槍:「預備!瞄準!」
丹麥的一項研究探討了多數人都經歷的現象:覺得自己比實際年齡更年輕。研究顯示:無論我們現在幾歲,都會覺得自己比實際年齡小20%,例如50歲的人會想像自己只有40歲。(這讓我想到一個滑稽的場景,一個小孩說:哇,我五歲了,但我覺得自己擁有四歲時的精力和樣子!)
在2023年2月,詹姆斯·韋伯太空望遠鏡又有一項驚人的發現。它在以前人類能夠探測到的宇宙之外,發現六個新的星系,顛覆了人們對太空大部分的認知。一位天文學家表示:「事實證明,我們的發現太出人意料,這實際上給太空研究帶來了問題。」另一位天文物理學家幾乎是帶著歉意地說:「不知道並沒什麼錯。」
瑞典有一個稱為「死前斷捨離」(döstädning)的概念,字面意思是在離世前清理自己的物品。這個概念是我們隨著年齡增長,不再繼續累積物品,並開始清理一生中所積累的各種雜物。「死前斷捨離」實際上是留給孩子們與親朋好友一份愛的禮物,因這簡化了清理遺物的過程。
以撒·華茲(Isaac Watts)是史上傑出的聖詩作者之一,他在所寫的《奇妙十架》中,使用了相互矛盾的詞語來作對比,在第三和第四句最為明顯:「從前名利今當糞土,昔日所誇今覺鄙下。」這種手法有時被稱為矛盾修辭法,就是將兩個相互矛盾的詞語,或互相抵觸的事物組合在一起,以產生強有力的效果,例如「口是心非」、「甜蜜的負擔」。華茲以這種手法在詩歌中帶出了深刻的含意。
大多數的人不曾聽過凱特·翰奇(Kate Hankey),但她是一位非凡的女性。她是教師、傳道人、學校創辦人、宣教士和詩人,在十九世紀的英格蘭忠心地服事耶穌。凱特在1867年罹患嚴重的疾病。在康復的過程中,她寫了一首很長的詩,可分成兩部分:《我想聽的故事》與《我想要告訴人的故事》。她在這首長詩裡,以親身的感受表達了她和耶穌的關係,以及耶穌一生的事蹟。
在1968年,美國深陷越南戰爭的泥潭中,許多城市爆發種族衝突,兩名公眾人物被暗殺。在前一年測試火箭時,發射台上發生大火,奪去三位太空人的性命,登月夢想似乎就要成為泡影。儘管如此,在1968年的聖誕節前幾天,阿波羅8號還是成功發射升空。
一名男子在法庭上申請對上帝發出「禁止令」,聲稱上帝對他「極度刻薄」且「態度極其惡劣」。主審法官駁回他的控訴,並且說他不是需要法庭的幫助,而是需要心理治療。雖然看似荒誕不經,卻是可悲的真人真事。
一位美式橄欖球明星四分衛踏上了一個不是體育場的舞台。他在美國佛州邁阿密市的大沼澤地懲教所,向三百名受刑人分享以賽亞書的信息。
在2023年2月5日,克里斯蒂安·阿特蘇(Christian Atsu)在土耳其的一場足球比賽中,為他的球隊踢進了致勝的一球!這名來自迦納的國際明星球員從小就赤著腳跑步,在玩樂中學習踢足球。阿特蘇是基督徒,曾直言不諱地宣稱:「耶穌是我畢生的至寶!」在社交媒體上,阿特蘇公開發布聖經經文,清楚表明自己的信仰,並以實際行動去資助一所為孤兒設立的學校,活出基督信仰。